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我们的一天,维摩乡易地搬迁搬出新生活

    信息发布者:确到海棠依旧
    2019-02-20 23:19:04    来源:砚山县维摩乡党委   转载

    我们的一天,维摩乡易地搬迁搬出新生活

    长岭街村委会大学生村官 何金赢



    易地扶贫搬迁是通过国家政策扶持,把居住在 “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”地方的贫困群众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居居住,按规划、分年度、有计划组织实施,实现迁入地在交通、医疗、文化教育等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,迁出区生态环境有效恢复,有利于贫困群众创业、就业,逐步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,确保搬得出、稳得住、有事做、能致富。炭房易地扶贫安置点就是在这样的政策下应运而生。



    炭房易地搬迁安置点位于维摩乡政府所在地,交通便利,周边生活服务配套齐全,安置点旁边就是幼儿园,小学,集市。方便了搬迁户的生产生活。炭房易地搬迁安置点共安置224户1074人(建档立卡贫困户213户1011人),其中炭房一期166户780人,炭房二期58户129人。群众来到安置点,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。

    炭房易地扶贫安置点

    门前集市

    易地搬迁点旁的公立幼儿园

    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感受易地搬迁户的一天吧。早起的孙泽周,在易地搬迁后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他摆起了一个小摊卖肠粉,由于不同于传统本地早餐,使得孙泽周的肠粉小摊生意极好。

    美味的肠粉搭配着蒸饺让你感觉到新的一天真好。

    孙泽周告诉小编,易地搬迁后生活越来越好了,早上和媳妇来卖肠粉,下午就去附近打点零工,感谢党的政策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。

    为了方便易地搬迁后的群众重新开展就业,转变生活方式,政府在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建扶贫车间,满足群众的就业需求,保证了车间建在家门口,务工不用往外走。

    熊国花是广南丫口贫困户,易地搬迁来炭房后,转变了生产生活方式,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去地里干农活,而是在标准规范干净整洁的扶贫车间就近打工以增加收入,巩固脱贫。熊国花告诉小编:自己原来到乡上办事赶集都很困难,搬迁后的生活各方面都很方便了,也不用风吹日晒去地里,在这里的扶贫车间既可以照顾家里也可以赚钱增加收入,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。

    一天的辛苦劳作后,易地搬迁户孙泽周回到家,和家人一起在亮堂的两层小洋楼中吃饭,在家长里短、欢声笑语中缓解了一天的疲惫。

    夜幕降临,易地搬迁户开始了他们的“夜”生活,宽阔的广场,明亮的灯光,让搬迁户跳起弦子舞,感谢党和祖国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。

    手牵手跳起欢快弦子舞

    观看电影《十八洞村》

    易地搬迁户的一天就这样结束,相比传统的劳作方式,现在的新生活让他们露出越来越灿烂的笑脸,群众的满意度就是精准扶贫的根源点。相信新生活新方式会让搬迁户脱贫致富奔小康。
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